【“記錄中國行”計畫】尋找電影中的臺灣

一、創意來源

  盈盈一水間,電影是最好的橋梁。黃子佼在2009年金馬獎紅毯上說的那樣,曾經電影讓世界認識了九份,如今,則期待電影讓世界認識全臺灣。

  海峽兩岸,望眼欲穿,身在大陸,沒去過臺灣,卻都看得上臺灣電影,沒有大銀幕,卻視若珍寶的一張張碟片。對臺灣的印象,大抵是膠片中悲情的九份、憂傷的眷村,耳邊羅大佑的輕吟與胡德夫的低唱,美麗島亦不僅是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,還有風景如畫的臺東海岸線,和新年臺北101大樓璀璨的焰火。新世紀的臺灣電影成為重要的城市風光宣傳板,恒春的的崛起、艋舺的興旺、淡水的名揚,離不開電影的四方輻射,內地游客逐漸成為臺灣旅游業的中堅力量,兩年半時光為之貢獻了900多億臺幣的收益。

  因為有了電影,大陸人心中的臺灣不再僅僅是甜腔國語,日月潭,機車,檳榔。電影裏有歷史,有文化,也有風景,有青春。臺灣是大陸人的一面鏡子,當臺灣與大陸的距離還不僅僅是一條海峽的時候,臺灣電影就已經把這面鏡子呈現在大陸人的面前。

  臺灣島面積約3.6萬平方公裏,環島一周,海岸線只有1600多公裏。這樣一個島嶼,自被航海的人們在地圖上把它標注出以來,基本上就是無法防守的。臺灣歷史上,有第一個教他們種田的漢族人,第一個幫他們造“文字”的荷蘭人,第一個為他們興建水庫的日本人……作為一個島嶼,既弱小又孤獨,它是如何用大陸人所認為的“島國心態”包容了曲折的歷史和來自海峽對岸的巨大壓力?

  為什麼臺灣會成為“小清新”的發源地?臺灣和大陸,對于世界的認識可能完全是兩種模式。站在島上放眼望去,四周是白茫茫的大海,向東走幾步,到海了,回頭,向南走幾步,又到海了。再向西,再向北……就是這麼巴掌大的一塊地方,塑造了臺灣人簡單淳樸的世界觀。而基于這樣的世界觀,臺灣青年的青春顯得格外清新。

  關于電影的話題太多太多,停留在螢幕和冥想間終究不是對這些話題的最佳總結。每一部電影都有一個獨特的角度,將這些角度整合起來,便能在踏上寶島的一刻感受到臺灣全景。我盼望自己能像《練習曲》的主角那樣,在環島公路上留下汗水和輪印,這不僅僅是一次對于青春的點燃和追尋,更是一次面對鏡子的深刻反思。而騎行,也會讓周遭風景會更綿延更細致。

  二、出行主題

  了解臺灣地理

  探尋臺灣歷史

  尋找青春印記

  【臺北站】

  

電影中的臺灣

  臺北最早為原住民中凱達格蘭人(屬于平埔族)的生活地,明代初期開始有漢人來到此地。從17世紀初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海岸開始,歷經荷治時期與鄭氏王朝,到清代初期以前,此地均荒蕪而未有大規模開拓,被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地。1709年,泉州人陳天章等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地方,成為臺北盆地開墾活動的開端。1895年,臺灣被割讓給日本。1900年起,日本人逐步拆墻建街,臺北市逐漸具有現代都市的形態。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后,中華民國政府在當時的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儀式,日本殖民時代劃下句點,現在為臺灣的城市。

張貼留言